刘慈欣谈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真正“威胁”,表示近期创作重点与热点无关
9月28日晚,第35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科幻作家、本届银河奖评委会主席刘慈欣在颁奖典礼举行前接受了记者采访。刘慈欣说,银河奖对中国的科幻文学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而从今年的银河奖入围作品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作品风格比以前更为多样化,更具时代性。
刘慈欣
“我注意到,人工智能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了这一届作品的想象力。”刘慈欣提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人工智能、虚拟世界、数字生命等近在咫尺的新兴科技也大量融入科幻小说创作中,甚至成为主流创作题材。
对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刘慈欣表示,科幻小说里经常会出现的人工智能征服世界、灭绝人类等主题,不过按照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型,是达不到科幻小说中那种程度的。
刘慈欣认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威胁是会抢走人类的饭碗,“这种威胁在科幻小说中很少被注意到。因此,我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有更多作品去描写比较近的未来,人工智能可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科幻现实主义流派,应该通过科幻的眼睛去描写真正可能给我们带来社会变化的人工智能。”
刘慈欣表示,中国科幻现在分为科幻文学、影视等领域。目前他所处的文学领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后,科幻文学的地位从之前的边缘走到了聚光灯下。应该充分扩大创作的规模,包括增加读者和作者的数量,只有当作者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可能出现优秀的作品。”
刘慈欣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资料图片)
而在科幻影视领域,刘慈欣则认为前景更加广阔,它一方面可以从科幻文学中寻找故事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创新空间;另一方面,科幻影视的成功又会反过来促进科幻文学的发展,提高被改编作品的销量和影响力。
对于之后的创作方向,刘慈欣透露,目前还没有计划写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作品,“因为我本人就是搞计算机的,对这个领域很熟悉。但目前缺少那种真正让我兴奋起来的创意。我近期创作的重点与当下科技热点不一样,面向的是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苏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