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交流 > 正文内容

1978-1988:商品化和放开市场改革倒逼货币供应助力增长

admin6个月前 (10-07)科技交流481

来源:天勇谈经济

笔者按: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出台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无疑是及时和正确的,笔者并无异议。需要提醒的是,政策刺激仅仅是对经济外部注入流动性加温,只有大力度的体制才能释放被计划行政禁锢的内生动能。笔者已经在公众号里发出了“政策刺激的前提是要给民企和外资以明确的方向及安全感”“若轻大力度改革释能而重政策刺激升温复苏将无功而返”“一定要想清楚刺激中国经济景气潜能究竟在哪的基础逻辑”三篇,今天发出“温故知新:三次增长从下行转向上行主要由改革启动”的第一部分,总之四。还将发出“经济复苏和向好需要刺激与改革同时发力”短文,请朋友们关注。

周天勇

市场体制既定国家的自然增长率,也就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如果发生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变动,宏观经济学上认为,因流动性不足,需求收缩,使实际产出水平达不到潜在的景气水平。因此,解决的办法是,用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向经济体系注入流动性,扩大需求,使过低的产出水平达到潜在的景气水平,使下行的经济增长率恢复到自然和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不同的是,渐进转轨经济的自然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渐进转轨经济的增长潜能,淤积在二元体制扭曲的禁锢之中,要使过低的经济增长率达到潜在的经济增长率,需要推进体制改革,释放被禁锢的体制性剩余—闲置和低效率使用的要素和无价格的资源。

因此,在渐进经济体经济增长转入下行,要将其扭转为上行时,主要举措是通过重大的经济改革,释放被禁锢的生产和财富能力,有时次要的可以配之初期和部分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没有体制改革,甚至体制复归,仅有扩张性政策刺激,只能温热一时,而热又会回冷,因为禁锢的体制性剩余潜能,无法用财政和货币总量性政策刺激出来。

温故而知新,我们来回顾1977年以来中国三次经济收缩并增长下行时,前两次并没有什么财政和货币政策操作,第三次也是用了少量的财政赤字刺激,如下图所示主要是大力度的经济体制改革,扭转并实现了经济的扩张和增长的上行。

三次改革启动增长的叙述太长,因而分三次刊出。

1971-1977年,经济处于非常不景气状态。GDP平均增长率为5.12%,M2年平均增长为7.96%,财政收支盈余占GDP比率0.02%,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率为0.63%。特别是1976年GDP增长为-1.40%,居民消费物价为0.30%,1977年M2增长率只有1.69%。国民经济不景气,处于下行区间。

1978-1988年期间,体制改革释放生产潜能,经济进入了扩张繁荣时期。GDP年平均增长10.21%,M2年平均增长为22.49%,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年平均只有0.71%,居民消费物价平均上涨率为5.56%。这一时期,财政以收支平衡为理论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总体上没有赤字刺激经济景气的政策操作。

这一阶段中,货币供应的放量和居民消费物价的偏热,是刻意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一阶段,宏观经济管理方面,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概念都没有。

体制改革主要是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资源计划配置向计划为主和市场为辅调整,商品化和市场化改革,必然是一种经济货币化的过程,改革倒逼了货币量化宽松的释放,而不是主观的量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恢复了景气。

一是实施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废除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体制,解散低效率集体劳动的体制改革,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等一系列农村体制改革;二是推行了劳动计件工资制、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发展城镇大集体企业、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等一系列城镇体制改革。实际上,农民从工分劳动分配,农产品的统购统销,1600万在农村工分分配的知青回城进入货币工资发放的就业岗位,城镇职工劳动提高工资水平,产品扩大计划外市场销售,劳动和产品的货币化,产生了对货币供应的巨大需求。重积累和轻生活的生产结构,不能及时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上价格双轨放开改革,形成了消费物价的上涨。但是,消费需求大于消费品的供给,给这一时期和后来轻工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纳空间,强劲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前面已述,1978-1988年,GDP年均增长10.21%。从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GDP增长来源的分解看,体制改革潜能释放为:(1)解散生产队集体劳动,农业承包经营和城镇计件工资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外出务工等,劳动力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配置,其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贡献的GDP年均增长率为2.47%;(2)个体、乡镇和部分外资企业资本占非金融企业总资本比率上升,资本生产效率提高贡献的GDP年均增长率为2.12%;(3)1971-1977年,广义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GDP增长为-1.21,改革开放后,翻负为正,贡献的GDP增长1.12%。从改革各动能结构看,创新、劳动和资本生产率提高,对改革GDP增长总贡献权重分别为21.19%、43.26%和37.13%。

体制改革释放的经济增长年平均为5.71%,占这一时期GDP增长的55.93%。也就是说,如果没有1978年开始的改革,1978-1988年中国体制不变的自然经济增长率应当为4.5%。

结论是:(1)从上图的倒V型增长曲线看,这种大力度的体制改革,也会启动经济从下行向上行的增长;(2)体制改革内生动能启动的经济上行增长,对财政收支、债务平衡和货币币值等方面的负作用要小得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若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exiangtongxun.com/post/615.html

“1978-1988:商品化和放开市场改革倒逼货币供应助力增长” 的相关文章

JT&N观点 | 《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简析

JT&N观点 | 《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简析

原中国保监会于2014年发布《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保监发〔2014〕82号”,以下简称“旧指引”),保险资产试行风险五级分类机制。旧指引在完善保险资金投后管理、评估资产风险及提高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时隔十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尚福林:金融科技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实体经济

尚福林:金融科技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实体经济

2024年服贸会专题活动之一——“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9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赋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应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出席并致辞。尚福林表示,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时代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金融行业的面貌。不仅推...

地方国企再出手输血问题险企 委派新帅任职获批:成立7年亏损8亿的三峡人寿距离脱困还有多远

地方国企再出手输血问题险企 委派新帅任职获批:成立7年亏损8亿的三峡人寿距离脱困还有多远

来源:慧保天下近日,张君获批担任三峡人寿董事、董事长。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结束了董事长职位空缺三年之久的局面,但总经理一职仍虚位以待。高管缺位的同时,三峡人寿近年来业绩发展也欠佳,不仅自成立以来连年亏损,保险业务收入也存在不同程度下滑,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7.45%。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峡人寿偿付...

市值350亿元,国货美妆龙头85后“二代”晋升为总经理,父亲仍担任董事长

市值350亿元,国货美妆龙头85后“二代”晋升为总经理,父亲仍担任董事长

科蒂中国前总经理陈旻跳槽到了上海家化、珀莱雅前首席研发官蒋丽加入百雀羚、相宜本草原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俞巍辞职跨界去了均瑶健康……2024年国货美妆行业人才流转频繁。而今,行业龙头珀莱雅(603605.SH,股价88.45元,市值350.93亿元)的高管也发生重要变化。9月12日,珀莱雅公告,珀莱雅联合...

内幕交易亏损530余万元,光大证券原投行总经理被罚460万

内幕交易亏损530余万元,光大证券原投行总经理被罚460万

界面新闻记者 |孙艺真因内幕交易星星科技(维权)(300256.SZ)、违规买卖证券,光大证券(维权)(601788.SH)原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赵远军被证监会处以46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公开资料显示,赵远军出生于1971年,曾担任光大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界面新闻查询发现,...

7777788888王中王传真,答案分析落实_排行榜72.29.1

7777788888王中王传真,答案分析落实_排行榜72.29.1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已经成为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而"7777788888王中王传真"这一话题,无疑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和关注。那么,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的多方位内容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