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交流 > 正文内容

赛诺菲拆分消费者健康业务,战略调整还是无奈之举?

admin2个月前 (10-22)科技交流8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近两年,全球医药健康消费市场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个关键国家市场的政策环境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为应对这一新环境,跨国药械企业正加速调整策略,“分拆”“剥离”与“出售”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热点词汇。

继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GSK)、强生等跨国药企(MNC)之后,赛诺菲亦踏上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的征途。

10月21日,赛诺菲携手私募股权公司CD&R宣布,双方计划携手将Opella打造成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引领全球消费者保健市场的领军企业。双方已就Opella 50%控股权的出售与购买事宜展开了独家谈判。公开资料显示,赛诺菲将继续作为Opella的重要股东,支持其未来的发展与独立之路。

根据双方公布的合作细节,CD&R与赛诺菲将携手推动Opella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一家纯粹、全球化且迅速增长的消费者保健公司。此外,法国国家投资银行Bpifrance预计也将作为小股东加入,持股比例约为2%。

那么,为何近年来跨国药械巨头纷纷选择进行分拆与“瘦身”呢?对此,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药企之所以选择分拆,主要基于两大考量:一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缺乏足够的协同效应,二是市场未能准确评估企业的真实价值。在此背景下,跨国企业通过分拆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从分拆的目的来看,多数跨国药企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来聚焦核心业务,并期望通过分拆获得可观的资本回报。”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美富律师事务所并购/私募股权领域的资深合伙人赵蓉婧在近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众多跨国制药企业正积极寻求资产剥离的途径。这一举措若能与合适的接盘方匹配成功,或将为这些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那些真正在市场中斩获丰厚利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跨国药企,往往对资产剥离持谨慎态度。因为,这一行为往往被视为市场竞争力下滑或市场目标难以达成的信号,是企业在面临挑战时的一种战略调整。”

分拆、剥离蔚然成风

相较于肿瘤、自身免疫等处方药领域,健康消费品以其独特的医疗与消费品双重属性,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范畴广泛,涵盖了常用非处方药、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及保健品等多个细分领域。长期以来,健康消费品一直是跨国药企巨头们不可或缺的战略业务板块。然而,近年来,这一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显著的趋势:众多企业纷纷开始考虑并实施分拆或剥离此业务单元。

2021年,默沙东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公司已成功完成对欧加隆(Organon)的分拆。欧加隆的前身是默沙东的基础医疗及女性健康事业部,成为独立公司后,其主要业务聚焦于女性健康领域。此次分拆中,默沙东从欧加隆获得了约90亿美元的配股。默沙东方面表示,预计分拆将使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关键增长支柱的发展,从而实现更高的收入和每股收益增长率。据预测,在未来三年内,公司预计将按比例实现约15亿美元的增量运营效益,其中2021年将实现约5亿美元的增量运营效益。

2022年,葛兰素史克也宣布了赫力昂(Haleon)从公司分拆并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专注于消费健康的公司。Haleon是GSK与辉瑞的合资企业,其中GSK拥有68%的多数控股权,辉瑞持股比例为32%。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GSK时任首席执行官Andrew Witty就已提及消费者保健业务独立运作的可能性。到了2020年2月5日,GSK正式宣布了未来两年内将公司分为一个专注于药物开发与一个专注于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的两个实体的计划。同年6月,这一计划得到了正式公布。

进入2023年,强生也宣布成功完成了对旗下消费者健康业务的分拆,Johnson & Johnson 和 Kenvue 的换股要约顺利完成,Kenvue开始独立运营。早在2021年11月,强生就已宣布了分拆消费者健康业务的计划;2022年9月,新公司的名字“Kenvue”正式公布;2023年5月,Kenvu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时强生持有Kenvue约90%的股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分拆后的独立公司都迎来了可观的收益。Haleon披露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为56.94亿英镑,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7%;经调整营业利润为11.51亿英镑,同比仅增长0.8%。同样,Kenvue发布的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也显示,公司净销售额为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12亿元),同比下滑0.3%,尽管有机增长达到了1.5%,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86.5%。

此外,赛诺菲的业务剥离计划也在2023年10月传出。公司计划最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创建一个消费者独立公司。跨国企业的分拆行为被认为是当前市场趋势的必然结果。

上述分析师指出,从市场收益来看,以零售端为例,医院、药店的运营成本增加,而消费者需求易受经济、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导致药店不得不控制成本,进而使得跨国药企零售端业绩增速放缓。同时,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药品进入医保及集采计划,价格受到一定冲击,药品销售及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也是导致零售端销售业绩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健康消费市场仍具前景?

当前,整个医药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格局调整。

也有跨国药企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受到集采政策的影响显著,有些药物80%左右的市场容量都需要给中标品种,而集采未中标的产品则只能在国家非保量地区抢占市场。这也使得药品原有医院主流市场难以维持,进而促使跨国药企考虑剥离相关产品以降本增效。因此,业务剥离成为了跨国药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合理选择。 

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医院渠道主要依托两类产品稳固其地位:一是通过带量集采成功中标的产品,二是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以其前所未有的治疗效果或临床治疗突破,如肿瘤药、罕见病用药等,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相较之下,众多进口药品正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当价格顺势下调时,往往需承受高达50%~60%的降幅,这直接导致其成本覆盖成为难题。

无论是政策的强力引导,还是市场内部的激烈竞争,都已成为跨国药企加速发展的沉重枷锁。为突破此瓶颈,推动创新研发与市场转型已成为跨国药企应对中国政策变动的核心战略。同时,剥离非核心业务,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也成为各企业的共识。

“聚焦中国市场,随着资产剥离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正日益多样化且复杂化。无论是控股还是并表,都将促使双方更紧密地结合,通过股权合作而非单纯的现金交易,实现更深层次的绑定。”赵蓉婧指出,当前市场已涌现出众多涉及重大少数股权的交易,这些交易有助于构建更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仍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动,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大关,较2021年的8万亿元实现显著增长。

该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幼儿辅食及精准营养补充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消费”已成为消费者的日常习惯,并逐渐从“选择性消费”向“健康刚需”转变。

鉴于市场规模的庞大与增长潜力,部分跨国药企在分拆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同时,也有部分跨国药企选择了加大在健康消费品领域的投入。例如,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CCIP)的正式揭幕便是一个有力证明。CCIP计划投资约2000万欧元以推动创新与合作。

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总裁Julio Trian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健康消费行业备受瞩目,尽管一些公司已选择上市或剥离相关业务,但健康消费品始终是拜耳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该领域的持续增长潜力并与投资者保持紧密沟通。”

Julio Triana进一步指出:“过去几年我们的增长速度超越了市场平均水平,健康消费品业务已成为拜耳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我们将继续将其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大投入并推动其持续发展。”

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首席财务官Magnus Schellnock也表达了对该业务的信心,他指出,“IPO市场的活跃表现证明了该领域的吸引力。我们将持续投入4%的收入用于研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exiangtongxun.com/post/764.html

分享给朋友:

“赛诺菲拆分消费者健康业务,战略调整还是无奈之举?” 的相关文章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50基点?华尔街经济学家警告:非常危险!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50基点?华尔街经济学家警告:非常危险!

财联社9月6日讯(编辑 刘蕊)目前,市场已经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开始降息,唯一的分歧仅在于降息幅度。在本周多项数据暗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弱之后,目前华尔街上出现越来越多支持降息50基点的声音。甚至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也直接呼吁美联储降息50基点。对此,Forvis Mazars首席经济学家乔治•拉加...

成交量创纪录!重磅就业报告和美联储高官“煽风点火”,押注降息的期货交易爆表

成交量创纪录!重磅就业报告和美联储高官“煽风点火”,押注降息的期货交易爆表

来源:华尔街见闻8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低于预期。美联储最有影响力的官员之一沃勒称9月开始降息至关重要,对降息力度和速度持开放态度。“新美联储通讯社”解读沃勒讲话称,他倾向支持一开始降息25个基点。本周五,先有重磅非农就业报告,后有美联储内部影响力名列前茅的官员沃勒讲话,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一再...

砍掉电车增产皮卡:美国车企还要电动化转型吗?

砍掉电车增产皮卡:美国车企还要电动化转型吗?

看起来,美国传统车企纷纷决定:与其顶着亏损卖电动车,还不如增产利润更高的燃油车,甚至将电车产线改造生产大排量的皮卡车。美好愿景明日黄花仅仅是三年前,电动车在美国还是前景一片光明。行业领头羊特斯拉股价持续飙升,成为全球车企第一股;主打气候危机政策的拜登政府上台,推出新能源车刺激与扶持政策,促使传统车企...

自媒体:比起赤水河右岸的茅台镇,郎酒所处的左岸醛类化合物含量明显更高

自媒体:比起赤水河右岸的茅台镇,郎酒所处的左岸醛类化合物含量明显更高

来源: 三酉资本如果我们把流量看成水,那么,公域的流量,就像自来水。付费用水,价高者得。而私域的流量,就像井水。打井很贵,但用水免费。—— “进化的力量·刘润2021年度演讲”文 / 肖九郎中国现存白酒相关企业18.65万家,看到“酒庄”两个字最先想到谁?郎酒庄园说第二,恐怕没人说第一。在不少人的印...

江淮汽车60年:品牌全新出发 中报净利大增

江淮汽车60年:品牌全新出发 中报净利大增

随着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半年报,营收大增、净利大增,百余家车企增速斐然。部分车企因新能源直接获益,但内卷严重、格局分化,价格战你来我往,高歌猛进的汽车产业,进入深塑期亟需破局之法。亦如当年乔布斯带着iPhone横空出世,短短时间颠覆世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新能源是否之于i...

经济停滞引发担忧 高盛押注英国央行11月起连续降息两次

经济停滞引发担忧 高盛押注英国央行11月起连续降息两次

高盛集团最新预测显示,英国央行将在11月和12月连续降息,这与此前预测的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仅降息一次有所不同。这一观点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相悖,他们普遍认为今年只会再降息一次。不过,交易员们目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利率将下调约49个基点。尽管如此,对于下周的会议,利率保持不变的可能性仍高达78%。据...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